歷史上著名的普洱老茶【圖】
紅印、早期紅印、后期紅印。新中國成立后,也有過生產,中止于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期。從1940年到1955年之間生產的內飛為紅色八中印者為正紅印。現提供的這款茶品,經鑒定應該為解放初期之產品,是一款可遇不可求的茶品。
七子黃印大餅
黃印七子餅,產生于五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中期,是云南七子餅的一個里程碑,同時也是現代拼配普洱 茶工藝的始祖。1959年,因僑銷茶停產的緣故,中茶公司把茶餅的名稱從“圓茶”改為“七子餅茶”(即“中茶牌圓茶”改為“云南七子餅茶”),生產單位也從“中國茶葉總公司云南省分公司”改為“中國土產畜產進出口公司云南分公司”。
黃印圓茶
七子黃印品種有“八中黃印”、“七子小黃印”、“七子大黃印”、“綠字黃印”等等。但一般茶人區(qū)分則按照外觀特點區(qū)分為“大黃印”、“小黃印”、“認真配方”(內飛內多了“認真配方”四個字)等幾種。此款茶因八中茶字為綠色,餅身比一般茶餅稍大,故稱為“七子黃印大餅”。是一款難得的普洱 珍藏品。
雪印青餅
“雪印青餅”產生于七十年代初,是臺北一名姓黃的先生1999年11月命名的,是一種俗稱,指的是某一批茶號為7532的七子餅。從配方來看,面茶為芽尖毛茶,是青餅茶中最為細嫩的茶品,產量并不是很多。
雪印青餅
目前在市場上已經很少見了。此款茶經鑒定為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產品,是一款難得的普洱 珍藏品。
73大葉青
“73厚紙大葉青”產生于七十年代初,是臺北一名姓黃的先生1998年12月命名的,是一種俗稱,指的是某一批茶號為7542的七子餅。
七三文革磚
從配方來看,面茶用3、4級幼嫩芽葉,里茶用5、6級葉(后期也出現過摻7、8級老葉的情況)。此款茶經鑒定為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產品,是一款難得的普洱 珍藏品。
藍印鐵餅
簡稱“藍鐵”,產生年代有兩種說法:一為上世紀七十年代產物;一為上世紀五十年代的經典代表茶品。
藍印鐵餅
“藍印鐵餅”為云南省普洱 茶行業(yè)一個新的突破產品,它擺脫了以往用布袋包揉壓制茶葉的繁瑣工序,采用金屬模子直接把茶青放入壓制脫模而成,過程簡單而快捷,缺點在于加工時壓力過大,茶體太緊結不利于后期轉化。“藍印鐵餅”采用的原料為易武喬木茶